各有关单位: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基础研究专项的通知》要求,为加强高校基础研究投入,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撑“双一流”建设和内涵发展,省教育厅决定继续组织实施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基础研究专项项目(以下简称“基础研究专项”),现将2022年度基础研究专项申报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措施
1. 加大支持力度,注重持续投入。基础研究专项组织实施遵循教育和科学规律,坚持稳定支持,营造宽松环境,使科研人员潜心、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专项实施周期为3年,每项省财政资助科研经费30万元,每年资助10万元,持续资助3年。
2. 突出优势领域,注重科研支撑。基础研究专项组织实施坚持扶强扶优扶特,重点支持具有较好学科优势和科研基础的项目研究,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学科建设,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
3. 强化过程管理,注重绩效考核。基础研究专项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以计划任务书为主要考核依据,项目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后期经费资助。项目验收绩效考核突出者,给予持续滚动支持。
二、支持领域
基础研究专项重点围绕生物与农业、人口与健康、新材料与先进制造、化学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教育科学、数学物理等领域组织实施。2022年度基础研究专项计划优先支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教育学及交叉科学领域的项目研究。
三、实施原则及申报条件
基础研究专项是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的组成部分,其申请、评审、管理和资金使用按照《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修订)》(教科技〔2019〕234号)等有关规定执行。所申报的项目及项目负责人应符合管理办法第六、七、八条规定,并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 项目负责人不超过45周岁(1977年1月1日后出生),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所申报项目的研究领域内有突出成绩;
2. 项目负责人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拥有一定数量的相关研究成果,能作为项目的实际负责人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3. 项目负责人当年度只能申请1个项目。主持在研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资助计划以及逾期未结项者不得申报。
四、申报方式
1. 我校申报名额为1项。限项申报,各单位限报1项,集中上报科技处后,组织专家评审出上报教育厅项目。
2. 申请人填写2021版《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计划申请书》(附件1,以下简称“申请书”),须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双面打印,不得超过40个页码;
3. 申请人制作电子讲稿,格式为ppt文件(Office2013兼容格式,含语音讲解30M以内),时长不超过10分钟,以备评审使用。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研究方向及研究特色、科研工作基础及创新成果、拟开展的研究及预期成果、支撑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经费预算等;
4.每个项目报送纸质《申请书》(学校科技管理部门签章审核)10份,同时通过河南省高校科技管理云服务平台提交申请书和ppt电子文档(提交时间:2021年9月21-22日16时)。
五、申报时间及要求
1. 各单位认真组织,择优推荐,负责审查申报条件和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不受理个人申请;
2. 纸质申报材料要求:以学院为单位,请各单位科研秘书,将《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专项)汇总表》(附件2)一式一份,汇总表需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学院)公章;项目申请书一式10份,于2021年9月13日上午10:00点前报送科技处324室,逾期不再受理。
3. 电子版申报材料要求:以学院为单位,请各单位科研秘书,将汇总表(以“学院名称+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专项)汇总表”命名);项目申请书(以“申请人姓名+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专项)申请书”命名),将上述材料放入一个文件夹并压缩(文件夹以“学院名称+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础研究专项)申报材料”命名),于2021年9月13日上午10:00点前,发到科技处计划邮箱:jihua@haust.edu.cn,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人:陈俊亮
联系电话:64231449
科技处
2021年9月1日